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是我國目前對養豬業威脅最大、困惑許多生豬養殖戶乃至中小規模養豬場的重要豬病之一,在一定范圍和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養豬業的健康發展。但是,該病在實際免疫中較難達到理想的效果,一些中小型養豬場甚至是經過免疫注射的豬群仍然發病,給養豬生產造成了嚴重危害。如何才能提高其免疫效果呢? 1、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并嚴格實施。依據疫病發生和流行的特點,理清思路,摸清豬場疫病的種類和流行規律,搞清楚豬場存在的原發性感染和繼發性感染疫病種類,分清主次,在按照規范的免疫程序做好母豬豬瘟、豬肺疫、偽狂犬病、口蹄疫等基礎免疫的基礎上,建議仔豬在30日齡注射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活疫苗,同時進行口蹄疫免疫,60日齡采用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活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加強免疫1次。免疫注射時必須嚴格按照免疫操作規范進行,堅持1頭豬1個針頭,保證疫苗數量足,技術到位,不漏免,不重免。
2、保證豬瘟等疫苗的免疫效果,防止藍耳病引起的繼發病。由于高致病性豬藍耳病使豬體免疫系統損害,免疫功能下降,易繼發鏈球菌病、豬瘟等形成混合感染,并影響豬瘟疫苗的免疫效果,部分養豬場引起豬大面積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正是藍耳病與豬瘟混合感染而引起的,其危害性越來越嚴重。因此,對豬瘟疫苗的選擇、使用就顯得非常重要,建議最好選用豬瘟脾淋苗,以保證取得較好的豬瘟疫苗免疫效果。同時,還要切實保證豬喘氣病、鏈球菌病、口蹄疫等疫病的免疫效果。
3、開展抗體監測。應根據免疫程序和免疫時間,制定免疫效果監測方案,有序開展免疫效果監測工作,通過監測掌握免疫的效果,指導開展免疫工作,堅決避免免疫的盲目性。
4、加強消毒滅源。消毒必須建立在衛生基礎之上,衛生勝于消毒,但是,衛生代替不了消毒,如果不注意衛生,消毒效果將大打折扣,并且,還要考慮消毒劑之間的影響,選擇幾種消毒劑配合使用。在消毒藥的選擇上,可選擇穩定性強、易溶解于水、作用范圍廣、作用時間短奏效快、且對人畜無毒性無剌激性但對病原微生物卻有很好的選擇性殺滅作用的消毒劑,確保消毒效果。豬群一旦發現病豬要及時隔離治療,對沒有利用價值的病豬及時淘汰,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
5、加強飼養管理。保證充足的營養,不使用霉變腐爛飼料,加強預防性用藥。采用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減少或避免豬群間、母豬與仔豬間的疫病感染機會,并按豬齡大小、重量,實時調整以維持科學的豬群飼養密度。
上一篇:養豬場疫苗免疫接種的操作及注意問題
下一篇:立秋注意預防雞球蟲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