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出一批品質優良、產蛋穩定的蛋雞對于廣大養殖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從雛雞開始到育成雞,再到產蛋雞,每一個環節的飼養管理都直接關系到蛋雞產蛋性能的高低和養殖效益的好壞。筆者總結多年的飼養管理經驗認為,在整個飼養管理過程中,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科學飼養管理技術外,還需要從觀念上重視幾個關鍵問題。
1了解“飼養管理”的真正內涵
“飼養管理”就是在客觀條件允許的范圍內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各種對雞群的有害影響。給雞群一個盡可能適合雞生活的環境條件,包括雞群的飼養密度要合適,供給均勻而穩定的飲水、飼料和安靜的環境,不要有病源微生物感染,讓雞能安安靜靜地產蛋。這些都是要求養殖戶必須想到并努力做到的。
2重視管理中幾方面的管控
在養雞生產中,需要重視以下幾方面的管控:①疾病控制。在養雞生產中,需具備一定的生物安全體系,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高質量的疫苗,準確無誤的免疫操作,及時、精準的抗體監測等,并且要減少應激。②環境控制,比如溫度、通風、濕度、光照、密度、濕簾管理等。③雛雞質量。要關注遺傳、健康狀況、母抗、初生重等。④飼料質量,比如營養是否平衡,有無霉菌,有無雜質等。⑤飲水要清潔、衛生。⑥飼養管理水平,包括體重、均勻度、脛骨長、性成熟等指標的控制。
3飼養管理的工作人員要穩定
有人會說,現在我們用的都是先進的設備,人工減少了,再先進的設備也需要人來維護。所以先有人員的穩定,然后才會有產品質量的穩定。人員的不穩定是造成生產狀況不穩定的最大因素。
4要樹立“養大于防,防大于治”的思想
雞是養出來,無論是優秀的雞群,還是不合格的雞群,都來自于每日給予的管理。所以,養雞首要的思想觀念就是要以“確保雞群健康”為重心,每天做的工作都要從雞群飼養保健的工作角度出發。健康要從改善和創造盡可能滿足雞群生活所需要的環境條件入手,做好預防,消除病因,始終把飼養出健康、合格的雞群作為雞場工作的重點。入籠合格的雞只,問題雞要及時清出雞舍,并深埋處理,注意問題雞千萬別不舍得扔。因為它們本身就是極大的污染源。按雞只設計的籠位合理入籠,不要擠湊,進而導致密度增大,影響雞只正常的生長和生活。
5嚴格把控幾個質量“關”
5.1進雛育雛關
選購優質、健康、均勻、合格的雛雞,盡量是同日齡、同批次、同一場的雛雞。在購買時,要多了解進雛雞的情況。飼養場要創造最佳育雛條件,育雛期盡可能隔離飼養,按要求準確完成各種必需的預防接種、預防投藥等程序。
5.2飼料質量關
飼料廠應根據雞場飼養雞群的品種需求、不同的生長發育、生長階段、生產時期的要求提供不同水平的全價飼料,并根據季節的不同適當調整飼料配方,保證平衡的營養水平。飼養場要做到飼料保鮮、防霉、防污染,保證每只雞需要的進食量。
5.3防疫關
采取以環境控制為中心的綜合防治措施,改善雞舍周圍環境,清除一切病源體和病源載體;認真執行獸醫綜合防疫規章制度;建立獸醫中心實驗室的監測體系,必須堅持“先監測,后實施”的原則。監測體系包括抗體監測,環境監測,消毒效果監測,藥敏試驗,生物疫苗制劑的效價監測和臨床觀察、病理解剖。在環境監測的基礎上,定期進行環境消毒和帶雞消毒,根據雞群抗體水平和疫病情況制訂有效的免疫程序,適時、準確地預防接種;及時淘汰病弱雞,并進行剖檢和實驗室診斷;藥物預防以微生態、酸化劑等生物制劑和中藥防治為主,向無抗養殖的方向一步步邁進。
6抓好飼養管理中的細節
要了解雞場的設備及其使用狀況,了解與生產有關的信息,比如天氣、外部疫情及生產情況。要簡化工作思路,在具體管理工作上要細致,注重養雞生產中的數字化管理。
7不可忽視雞場管理的基礎工作
雞場管理的基礎工作包括以下幾方面:①工作人員要衣冠整潔,禮貌待人,談吐文明,舉止大方,刷牙洗臉,整理床鋪,打掃衛生,收拾辦公室,出、入場認真簽到。管理者要尊重員工,公正、公開、公平地處理事情,培訓員工(提高技能),召開生產例會(解決問題),與員工交流思想,協調員工矛盾,關心員工生活,與組長總結前期工作,計劃下期工作,改進工作失誤,提高工作效率。②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員工,挖掘員工“亮點”,及時在例會上提出表揚;用“幫助”的態度對待員工,發現員工“錯誤”時,鼓勵其說出原因,分清主客因素,表揚要大張旗鼓,批評要以點蓋面;用“換位思想”理解員工,體會“員工的錯,我的過”的深刻意義;用“服務”的理念對待員工,做員工堅強的后盾,用“團隊”的意識對待員工,做團隊的領頭人。③員工上班提前幾分鐘,準備工作更充分,下班推遲幾分鐘,檢查工作更細,工作多干幾分鐘,效率提高十分,“聽雞”幾分鐘,掌握雞群情況。④管理人員要了解、關注員工思想境界、員工工作背景、員工家庭狀況、員工個人技能、員工性格特點、員工個人發展定位和員工與員工之間的關系。⑤天氣變化。每天要提前了解次日的天氣情況,以便在管理中做好及時調整;掌握每棟雞舍的死淘率、產蛋率、合格率以及飲水量等。
8明確對雞有害的環境條件
對雞有害的環境條件包括以下幾方面:①營養方面,比如缺食斷水、營養缺乏等。②環境方面。各種極端的環境條件包括低溫、高溫等。③疾病方面,比如球蟲病、新城疫、葡萄球菌病等。④行為方面,比如群序中的地位、啄癖。⑤管理方面,比如切喙、斷趾、接種等。減少各種應激的發生,創造好的條件,改善不好的條件,減少雞群應激或者這種應激環境的疊加。上述幾方面都是飼養管理不當造成的,有一些(比如冷熱病、傷、疾、殘)是可以防止的,有一些是不可避免會有的,即使是這樣的環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緩其危害程度。需要強調的是,要維護高而又穩定的生產水平,就要盡量避免應激的發生,更要避免出現人為應激和應激疊加的情況。以上幾點,管理人員務必謹記。
上一篇:飼養條件因素對豬只健康的影響及預防
下一篇:仔豬非傳染性腹瀉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