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現在農業發展的主題詞是啥,環保絕對算一個。從這幾年的趨勢來看,不管是銷售環節,還是生產環節,對農產品的環保要求都越來越嚴格。各地關閉拆遷養殖場的新聞也一直沒斷,但大家注意的是環保高壓并不可怕。
高標準嚴要求對于農業提升水平是好事,但是在短期內,要求的提高肯定要給大家帶來成本壓力,而對于畜牧養殖來說,技術升級對時間和資金的要求都是比較高的。那么,養殖戶如何在環保政策的要求下,找到新的方向和商機呢?
中國鄉村之聲特別評論員張子雨:
前一段時間,環保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表示,環保部將依法行政,指導和督促地方依法做好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對環保不達標企業,予以整治;對合法經營企業,要大力支持?梢,養殖業依然是大有可為的,關鍵是咱們要找到竅門。
那竅門在哪里呢?我覺得,環保和現代化,是兩個關鍵要素。
1.自然環境是農業生產的基礎與核心
對于養殖業來說,環保不達標,就要產生各種垃圾糞便,氣味難聞,而且還會滋生疾病,運營這樣的企業看起來省了環保的小錢,其實是毀了自己在鄉親鄰里那里的口碑。升級技術,綜合利用養殖過程中的各種廢棄物,雖然前期要投入,但是環保效益高,還有沼氣這樣的副產品,加上國家的扶持,其實是非常劃算的。
2.現代化則是讓畜牧業提升效益的直接方式
估計很多朋友都聽說德國的養豬場效率高,那到底什么樣呢?最近就有人去考察了一番。之間這德國的現代化養豬場里到處是自動化的機器,從喂食喂水到糞便處理,都可以實現自動化,養1000多頭豬,只需要2個人,這樣的效率,顯然是在行業內處于領先水平的,而自動化的生產方式,也能生產處高質量、高規格的肉類產品,所以你看,要有發展好,千萬不能省下小錢,丟了好機會。
在現代化養殖的基礎上,咱們就可以想想有哪些新的思路。因地制宜的特色養殖自然就成了很多地方的發展首選。咱們國家自然資源多樣,對養殖業來說,每個地方都有機會探索出自己的特色產品,在此基礎上,提升產品附加值,形成自己的品牌。
另外,種養結合作為一種綜合性的生產方式,也值得大家探索。把種植和養殖結合起來,一方面提升了各種資源的利用率,延長了產業鏈條;另一方面,也能夠節約成本進一步尋找新的利潤空間。
說了這么多,咱們在回頭來看,就會發現,環保政策的不斷加強,其實是養殖業提升效能的催化劑,對于有志于在這個領域發展的朋友來說,這實際上是一次重大機遇,咋樣走在別人前面,就要看咱們如何來深刻領會新政策的當中的信息。
正所謂:環保政策更加嚴,催化產業新發展。緊抓環,F代化,廣開思路譜新篇。
上一篇:如何讓病弱仔豬恢復健康,提升你的養豬效益!
下一篇:生豬養殖業面臨治污挑戰,山東、廣東等多地加快拆除豬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