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豬友大家好,九月開門紅,上周是2017年的第35周(8月28日-9月3日),在上周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呈現持續震蕩上漲的趨勢。下面是上周數據及本周觀點:
一、生豬價格的變化:
據數據監測上周(8月28日-9月3日)外三元生豬出欄價整體止跌為漲。截止9月3日豬價14.78元/公斤,較8月28日的14.61元/公斤上漲0.17元/公斤,環比上漲1.16%,相比較去年同期同比下跌20.45%。相比較第34周初上漲0.07元/公斤,當前豬價仍處于上漲中,但我們不排除九月有下跌的可能。
若把6月1日當做豬價反彈點的話,截止今天三個月的時間豬價累計上漲1.92元/公斤,到現在豬價已經追至上半年四月中旬的價位,那么問題來了上漲是沒有下跌快的,因此盲目追高8塊的價格在9月內實現不了。
據數據監測上周(8月21日-8月27日)七個地區豬價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漲。當前地區最高價是西南地區15.2元/公斤,當前地區最低價是東北地區14.38元/公斤。上周上漲幅度最大的是華中地區0.27元/公斤,西北地區漲幅最小0.12元/公斤。從調運角度看,氣溫的降低和南高北低的豬價皆利于東北、華北、西北地區生豬的南調,因此西南地區豬價或將因此受到影響下調。
二、白條肉和仔豬價格:
據數據監測上周(8月28日-9月3日)全國外三元仔豬價格先漲后跌,白條肉價格穩步上漲。上周仔豬價格從8月28日的37.59元/公斤下跌至9月3日37.52元/公斤,共0.07元/公斤,環比下跌0.18%,相比較去年同比下跌20.32%。白條肉價格從從8月28日的19.55元/公斤上漲至9月3日19.73元/公斤,環比上漲0.92%。
上周白條肉價格小幅上漲,其主要受到新學期學生集中返校、降溫帶來的消費增長的影響,但在之前我的文章中也屢次提到過,真正的消費暴漲期絕對不會是九月初,其最早也要在九月中旬之后,乃至十月后,因此當前的白條肉上漲缺乏基礎。
仔豬價格在上周再度下跌,但價格依舊維持在15公斤在570元/頭左右(各地區存在差異)。正如上周我們所做的分析中所提到,九月是今年補欄年豬的最后時期,若是錯過了就只能帶著豬過年。所以我認為九月是熱鬧的,不管你愿意還是不愿意承認,九月出欄和補欄必然是很大一部分養殖戶的主流。
三、主要飼料原料價格:
據數據監測上周(8月28日-9月1日)玉米價格價格從1695.11元/噸下跌至1699.58元/噸,環比下跌0.98%。豆粕價格從2840元/噸震蕩至2790元/噸,環比下跌1.76%。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玉米在上周雖然小幅度的上漲,但整體依舊處于弱勢的運行中。豆粕當前處于震蕩變化中,預計短期內無大漲或大跌的可能。
后市展望:正如上文所提到“九月將會很熱鬧”
首先我們需要關注的是中秋節和國慶節帶來的影響,歷年這種“放假”的節日都是拉動消費的不二利器,因此今年的雙節也不例外。而屠企備貨的最后時期是在九月中旬后,其增大收購量是必然的。
其次養殖戶將集中在九月中旬后出欄;第一個原因很多養殖戶在八月豬價震蕩上漲以來,一直觀望賣跌不賣漲,到九月已經壓欄較長時間,俗稱“壓不住了”。第二個原因是從歷年的實際情況看,養殖戶普遍有節前出欄的習慣。第三個原因九月是養殖戶補欄的最后時期,對于部分養殖戶而言只有賣了手頭的肥豬才有資本補欄,所以也到了不得不賣的時間段。
再者進口肉仍然不可忽視,誠然六月份進口九萬多噸、七月份進口八萬多噸,但六七八月本來就是消費淡季,貿易商縮減進口量合情合理,但后半年是消費旺季,其增大進口不無可能。在去年九月到十月上演的大跌其中就有著進口肉的“功勞”。
最后是從2016年上半年開始的規模企業擴張,到今年下半年產能將逐步的開始釋放,其對環保等因素帶來的減產能有一定的補充。
綜上所述,我認為豬價將在九月豬價必然會有一次調整,建議養殖戶分批次出欄降低自己養殖風險,扛過去就是晴天。
上一篇:豬價是否已進入下滑周期?豬價下滑可能是這個原因
下一篇:雞蛋價格止跌回升,預計中秋節前將繼續上漲 |